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9:14:56
我觉得老师说的不对~~她说美国是为了在中国开辟殖民地.我觉得不对.谁知道啊?指点一下!

你老师说的又不是完全错误,但是也非常的不正确。

并不是为了要建设殖民地。

二战结束后,以前苏联为首的共产党国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冲突。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的胜利直接导致中国统治权力的归属,牵扯到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直接关系到美国的经济和军事的世界霸主地位。

另外一点,如果中国国民党胜利,那么美国又多了一步牵制苏联的强硬旗帜,正如后来美国扶持韩国攻打朝鲜一般,同样的历史在几十年后不同的国家又上演了一次。 所以,亚洲地区的势力范围在二战60年代到80年代间基本确定:一边为中国、前苏联、朝鲜 另外一边主要为:日本、韩国、印度。

在中国内战时,虽然明为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战争,实则为 苏联与美国的另外一个战场。

  1. 美国扶蒋反共的目的是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

  2. 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的根源:

    抗日战争后期,促使美对华国共两党政策的演变,并最终确立扶蒋反共、与中国人民为敌的反动政策,固然与赫尔利坚决反共的态度有重大关系,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仍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深刻原因。

    第一,美国政府的帝国主义政策是美国确立扶蒋反共政策的根本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盟国,中美之间就有了既是帝国主义与半殖民地、又是战争中的盟国的双重关系。在战时,由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有可能与积极抗日的中国共产党友好合作,军事形势越紧张,合作的可能性越大;另一方面,美国在援助中国蒋介石政府的同时,加强了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渗透,逐步控制了蒋介石政府,使其有可能在打败日本后而取代日本,把中国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使中美关系回到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关系上去。而且,还可以彻底排除苏联的在华势力。美国政府这种企图,导致它在抗日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选择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第二,抗战后期美国国内反对共产主义的势力逐渐增强。对蒋介石政府“大多数美国人仍然依赖它或对它寄予好的幻想”。出于这种意识形态上的考虑,美国政府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第三,美国政府缺乏远见。在中国的将来属于谁的问题上,美国政府把赌注押在了蒋介石身上。无疑,这一观点影响了美国政府。再加上美国